Resource Recycling and
Pollution Prevention
資源循環與污染防治
本公司注重與自然環境融合的經營方式,意識到企業經營勢必造成地球環境負荷,因此本公司於各營運據點皆以相同標準及目標,實現環境與經濟共存的課題,並實踐本公司之環保政策,以為永續社會而努力。
本公司桃園廠、廣州廠及昆山廠皆建立ISO 14001環境管理系統,桃園廠並建立ISO 50001能源管理系統,為各廠提供良好的環境保護架構,控制與減少對環境的衝擊,防止事故造成環境影響,並確保法規符合性。2024年3月取得4廠(盤查包含台北總部、桃園廠、廣州廠、昆山廠、馬來西亞廠)2022年ISO14064-1溫室氣體查證,本公司秉持著持續不斷推動各項永續發展政策, 以達到企業永續經營與不斷地成長。
以往企業活動主要根基於QCDS(品質、成本、交期、服務)概念。自從環保議題突顯後,原先之概念演變為「QCDS+E(環境)」模式,以符合日漸高漲的環保意識。我們認為環保活動應與企業經營密切結合,而非各自為政,因此環境管理便以此為根本概念,將環境視為產品品質的重要一環,並徹底實踐。
換言之,本公司之產品生產流程以環保為依歸,因此上自研究開發、原料採購,下至產品之生產、運送、使用、回收及再生利用等,產品「生命週期」裡的各個環節皆與環保議題緊緊相扣。
本公司所使用的氧化鐵有約40% 為採購鋼鐵廠所產出的下腳回收料, 另製程中設置集塵設備,收集製程中集塵粉再投入使用,以達資源循環回收再利用精神。
本公司所有原材料金屬皆符合無衝突規範(DRC Conflict-Free),不使用聯合國安全理事會認定為不符合無衝突規範之剛果礦脈的礦產。
氣候變遷全球暖化以至於水資源的日益缺乏,是當前人類正面臨的另一波重要環境衝擊。本公司基於有效利用水資源及企業永續經營,持續推動節水措施,宣導同仁節約用水概念,以降低用水量。為確定價值鏈中對於水資源依賴度高或容易受水質、水量影響的部位,確定其風險種類與機會使用世界資源研究所風險評估工具辨識出各廠區缺水壓力之風險等級如下表
*圖表可左右滑動
備註:2023年總取水量313.72千噸,廢水排放量119.84千噸,總耗水量193.88千噸。
於廢水回收利用方面,桃園廠製程使用的是RO水,故自來水得先處理成RO水才能進到製程使用,其處理過程約60% 的自來水轉化成RO 水,約40%的自來水成為廢水回收再利用,2023年RO 廢水回收量約9,628噸。廢水回收可運用在洗滌塔廢水循環、員工生活用水及現場清洗當中。我們持續進行降低使用洗滌塔循環的換水頻率,達到進一步從使用端節省用水的目的。
於廢水處理及排放方面,桃園廠取得經主管機關核准之『水污染防治措施』及排放許可,並且按照該排放許可的規定設置及操作廢水處理設施,避免污染水體。放流廢水之水量及水質均定期檢測並向主管機關申報,檢測結果均符合且遠低於放流水標準。桃園廠位於觀音工業區,廢水集中後排放至觀音工業區污水處理場,由工業區之污水處理廠後端再次處理水質,確認該水質符合排放標準,因此桃園廠之排水不會對於承受水體之生物多樣性產生重大衝擊。
桃園廠座落於桃園觀音區西北部,近鄰台灣海峽,介於大堀溪與富林溪之間,擁有多樣的棲地生物多樣性,如觀塘藻礁自然生態屬保育類動物,本公司配合觀音工業區區域聯防組織協力為環保共同保護自然生態。
昆山廠用水分為生產用水和生活用水,生活廢水依據環評報告書要求納入市政管網排放,廠區排水管網實施雨污分流。
廣州廠落實雨污分流,生產廢水與生活污水經初步沉澱後匯集於自建污水處理站深度處理,水質達到《污水排入城鎮下水道水質標準》即排入城市污水管網,最終匯流入荔城污水處理站再次處理。
*圖表可左右滑動
ACME 2023年放流水檢測結果
單位:毫克/公升
資料來源:放流水檢測報告,桃園廠採每年兩次檢測結果平均值,昆山及廣州廠檢測頻率為一年一次,其結果為單次檢測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