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imate Change and Energy Management
氣候變遷與能源管理
為因應全球氣候變遷加劇,本公司持續採用TCFD架構,深化在極端氣候下可能面臨之風險項目,並掌握新的商業機會。參考臺灣氣候變遷推估資訊與調適知識平台(TCCIP)、國家災害防救科技中心,針對RCP 8.5之情境,推估2016-2035年溫度上升、降雨量、淹水及乾旱之情形,列舉3項實體風險議題;並依據集團策略、產業特性、國家自訂預期貢獻目標(INDC)及TCFD 指標,列舉9項轉型風險與12項機會議題,共24項潛在風險與機會議題。
2023 年針對ESG委員會與高階單位主管進行問卷調查,評估各項風險對公司營運的關聯性及可能影響的時間,與各項機會的發展性及可執行性,共回收13份問卷,經由小組統計分析後,鑑別出11項重大性氣候議題(1項實體風險項目、5項轉型風險項目、5項機會項目)。
註1:數據僅包含越峯桃園廠,不包含台北辦公室及海外場區。
註2:2022年溫室氣體排放量數據已於2023年1月取得第三方查驗聲明書,故修正為9650公噸CO2e。
註3:2023年溫室氣體排放為廠內自盤數據,尚待進行第三方查證,查證結果將更新於下年度報告書。
我國於2023年2月公告施行《氣候變遷因應法》,增訂碳費徵收機制,收費辦法及具體費率等詳細內容將由環境部制定相關子法,徵收對象規劃採先大後小分階段徵收,費率將定期檢討朝漸進式調高。為提前因應政府政策,並有效應對氣候變化及降低碳風險,台聚集團將於2024年導入內部碳定價制度,價格將參考國內碳費的定價基礎,規劃將此制度整合到企業的決策及投資評估流程中,評估碳排放對業務營運的影響,加速執行減碳措施。集團同時將舉辦兩場教育訓練讓相關單位同仁理解內部碳定價之概念及應用方式,協助各廠盡速導入落實,並規劃辦理一場碳相關通識課程,廣邀集團同仁參加,提升全體員工減碳意識,達成企業永續經營目標。
台聚集團於2016年即自主性設定能源管理目標,依循我國能源發展政策,持續追蹤國際趨勢與國家法規進行動態檢討,衡量內外部因素後,台聚集團於2022年初訂定2030年減碳目標為「2030年碳排放量較2017年減少27%」。
桃園廠2021年已獲ISO 50001能源管理系統認證,有效期間為2021/11/26~2024/11/25。
藉由ISO 50001系統提昇自身的能源使用效率,達成能源使用成本的降低,溫室氣體排放的減量。期望透過持續的節能減碳及增加使用綠電,在公司業務發展與環境友善創造雙贏的永續經營。
企業致力於節能減碳,不僅對社會做出貢獻,亦可藉由能源效率的提高而降低營運成本,本公司桃園廠屬環境部公告須申報之固定污染源,每季定期申報並配合政府查核,並於2022 年取得ISO 14064-1 溫室氣體盤查查證。廣州廠與昆山廠分別於2023 年6 月、7 月份取得ISO 14064-1 溫室氣體盤查證,馬來西亞廠於2024 年取得查證。
註1:範疇一係指來自於製程或設施之直接排放,上表數據依天然氣用量,以及公務車與柴油堆高機用油量換算獲得。
註2:範疇二係指能源間接排放,上表數據依用電量換算獲得。
註3: 盤查邊界採營運控制權法設定以桃園廠、廣州廠、昆山廠區為盤查範圍
註4: 排放係數參考環境部的溫室氣體盤放係數管理表、中國電力排放係數、IPCC 2021 年第六次評估報告全球暖化潛勢值
註5:溫室氣體項目包含,二氧化碳、甲烷、氧化亞氮、氫氟碳化物、全氟碳化物、六氟化硫、三氟化碳。
註6 : 2023 年三廠排放量取得ISO 14064-1 溫室氣體盤查查證,2022 年桃園廠ISO 14064-1 溫室氣體盤查範疇三排放量為848 噸CO2e,廣州廠為564 噸,昆山廠為494 噸。2023 年為自行盤查數據,尚待第三方查證。
範疇三係指原物料運輸、產品運輸、員工通勤。
-
改善方案
1 原175RT冷卻水塔,現只使用20RT過大搭配,可移至隔壁225RT冷卻水塔合併管路使用
2 密閉式冷卻水系統出水量調整
3 旋窯爐使用熱自體回收燃燒機, 加大產量降低單耗
2023年
實際減碳量
122噸 CO2e
目標減碳量
109噸 CO2e
桃園廠
-
2023年
實際減碳量
619噸 CO2e
目標減碳量
860噸 CO2e
昆山廠
-
改善方案
1 中央空調冷凍水和冷卻水馬達加裝變頻器
2 研磨機清洗段烤箱發熱管改造
2023年
實際減碳量
208噸 CO2e
目標減碳量
949噸 CO2e
廣州廠
-
2023年 實際減碳量 949噸 CO2e
2023年 目標減碳量 1,918噸 CO2e
合計